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二期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绿色设计结合岭南气候特征和气候数据,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为绿色建筑设计原则,选择适宜的综合设计策略。
项目体现“本土设计、节能舒适、管控智能、生态韧性”四个方面的设计特色。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项目选址于广州市白云山西麓,旨在为广东省(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国际性政经类会议中心,项目由何镜堂院士团队牵头设计,建设规格对标国内成功的国际会场,将高效率、高品质、新经典、新技术作为建设目标,以岭南新经典为切入点,通过中国典范设计形制与岭南建筑、园林元素相互融合的手法,体现了岭南园林式叠层平面布局的特点,借助现代技术打造飞扬汇聚的造型立面,凸显了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最终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典范、岭南特色的地标建筑。项目于2022年12月首次投入使用,多次召开省市重大政商会议,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项目现已获陆续得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金禹奖、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创新一等奖、中照奖一等奖、IFLA卓越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传统岭南建筑突出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与环境的适应、与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一种务实、求新的创作方向。在亚热带湿热气候下,突出表现为对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方面的应对。这些被动式节能措施一方面降低了岭南建筑的能耗,获得了相对良好舒适的建筑环境,另一方面也成为岭南建筑形体及空间特色的标志。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于岭南建筑特征进行现代化演绎,回应地域性气候。因项目建成后需满足中国主场外交峰会主会场的使用功能,设计团队在方案构思时着重强调了对云山珠水的呼应。利用大水平挑檐和垂直百叶以及架空层进行遮阳。在地面高辐射位置设置岭南园林和室外水面等景观设施,促进通风以优化散热,改善室外热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充分发挥岭南风格。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紧密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采用主被动策略结合的节能设计策略,主要措施及成效如下:
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构造,总体热工性能提高比例为20%以上,优于绿建三星认证高标准要求。
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中广泛使用变频技术。
照明根据功能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定义不同场景模式,分回路、分区控制各灯具,节省电能。
使用高性能的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优于绿建三星认证高标准要求。
根据项目屋面具体条件铺设光伏板,实现电力自产自用,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能满足2.79%的建筑年总用电量。
在碳排放控制方面,项目通过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智能能源管控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大面积屋顶绿化增加碳汇等措施来实现建筑碳排放控制。
本项目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手段并用, 区内采用雨水调蓄池、广场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雨水的渗、滞、蓄及净化能力。溢流的雨水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或河涌。本工程按海绵城市要求设置LID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采用屋面绿化、透水铺装、下沉绿地、雨水收集及回用等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裙楼屋面均考虑设置绿化屋面,降低项目综合
径流系数,美化室外环境。
本工程绿化及车库面积较大,为节约自来水,本工程绿化浇灌
及车库冲洗用水全部利用经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区内按区域设
置雨水收集池及回用供水设备。
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的认证中,建筑需满足前置项要求,方可进行标识认证。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满足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的所有前置项要求的基础上,部分条文实施水平优于高标准要求,为积极响应绿色建筑行动树立行动标杆。
已获取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技术服务报告三星级证书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实现了节能降碳、节约工期、优化管理的目标,响应了国家双碳工作以及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战略。
设置太阳能光伏板,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能满足2.79%的建筑年总用电量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例提高比例为20%
建筑能耗相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降低了19.92%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达到76.7%,满足国标AA级要求
项目利用C8 BIM平台进行BIM管理工作,提高运维效率与质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南